今天,由中国残联宣文部、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
联合新华网、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开展的
“2022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
和“2022年度助残新闻人物”
推举活动正式启动!
经层层推选
来自广东的
石城川、郭孔志
张倩昕、王靖豪等人
成功进入网络评选阶段
快来投票
为他们助力吧
2月14日10时开始(截止日期以投票页面显示时间为准)。
在投票期内,每人每天可为同一位候选人投2票。
2022年度中国
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
1、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
2、在搜索栏内输入选手姓名或编号,点击搜索,进入页面开始投票。
2022年度助残新闻人物
1、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
2、在搜索栏内输入选手姓名或编号,点击搜索,定位到选手位置,开始投票。
也可以关注“广东残联”微信公众号;
在公众号内回复“投票”获取投票链接。
敬告:投票期间,请各位候选人警惕各种电信诈骗,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2022年度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
广东候选人
(上下滑动查看)
推荐词:
石城川同志11岁时因为意外成为了一名极重度听障人士(听力一级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先后考上了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还从自身经历出发创办了服务听障人士的社会企业音书科技,累计帮助了超过100万听障人士;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者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人物事迹:
石城川同志出生在四川乐山偏远的大山深处,他在十一岁时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导致双耳失聪,但失聪后他没有自暴自弃,在家人、老师和朋友的陪伴与鼓励下,凭着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2008年以学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在2011年高考他以超过重本线41分的成绩被广州暨南大学数学系录取。创业五年之后,他再次于2021年考入复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
在求学中找到方向
石城川同志在暨南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因为听力缺失,他在上课的时候完全听不到老师在讲什么,只能依靠老师的板书和教材来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在课后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凭借对学习的热爱,他的学习一点也不比班上的健听同学差。
作为一名数学系的学生,他对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感兴趣,敏锐地感觉到这些技术非常适合用来帮助听障人士沟通,为此他选修了大量的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2012年,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AR眼镜(增强现实智能眼镜),石城川马上就联想到可以为听障人士设计一款专用智能眼镜,当别人说话的时候,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把声音转化成文字显示在眼镜上面。为此他激动得彻夜难眠,学习也更有动力了。
他的努力逐渐得到了认可,2014年,他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提名奖;2015年,他被评为暨南大学优秀学子奖励计划“自强之星”标兵,并随学校优秀学子代表团赴澳门访问交流。此外,他还在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
创业实现梦想
石城川同志毕业后被一家跨国企业录用为软件开发工程师,在工作中他参与了公司多套软件系统的开发,凭借自己出色的学习能力和架构能力,为公司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入职仅半年就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2015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语音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了,可是却没有人将这种技术用来帮助听障人士沟通。为了实现读大学时为听障人士设计专用智能眼镜的想法,石城川同志决定辞职创业,2016年7月,音书科技正式注册成立。成立之初,音书科技就将自己定义为社会企业,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听障人士的沟通现状,并且搭建听力行业和言语康复行业的服务平台。
音书科技成立后,石城川同志带领音书团队的小伙伴废寝忘食地进行技术攻关,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产品研发期间,石城川同志作为主要发明人成功申请到了《实时显示的增强显示智能眼镜》《用于语音识别和手语识别的智能眼镜》等十多项专利和《集成型多语言实时语音识别系统》《音书语音训练软件系统》等五项软件著作权。
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之上,音书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无障碍沟通系统。在音书APP的基础上推出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字幕等无障碍软硬件产品。同时,音书科技通过为学校、政务服务中心、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无障碍沟通解决方案,帮助这些机构更好地服务听障人士。音书科技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涵盖了听障人士的日常生活沟通、学习沟通、言语康复、工作沟通等方方面面。
音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的系列无障碍沟通产品极大地改善了听障群体的沟通现状。例如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研发的悬浮翻译、远距离翻译等无障碍沟通功能,通过视觉信息的输入弥补听觉信息输入的不足;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评测技术,研发出了智能化的语音训练功能,仅需在手机上下载音书APP,就能够帮助听障人士练习普通话;此外,音书推出的无障碍教学系统、无障碍政务系统等,能够帮助听障人士解决上课、工作上的沟通难题,广受特殊教育学校和雇佣了听障人士工作的企业的欢迎。
目前音书APP已经成为近百万听障朋友与外界对话的纽带,音书的各项成果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7年初,石城川同志带领团队参加广州市“天青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银奖;2017年底,团队参加广东省“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也获得了银奖;2018年10月,音书科技荣获深圳慈展会“中国社企”认证。2020年初,石城川同志还入围了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向世界展示音书的梦想。
热心公益,推己及人
自2018年担任广东省聋人协会监事长、2020年12月担任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以来,石城川同志积极参与协会和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努力向身边的朋友传递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听障人士,石城川同志对听障人士的处境有切身的体会,因此他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听障人士的需求,同时也对听障人士抱有极大的同理心。石城川同志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积极参与跟听障人士有关的各项公益活动,比如与广东省聋人协会联合举办了多期成人听觉言语康复活动,帮助了数百位成年听障人士更好地进行言语康复;此外,他还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星展银行公益基金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等公益机构为全国十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价值数百万元的无障碍教学系统,帮助听障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回归校园再出发
创业和做公益多年来,石城川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从小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2021年,石城川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备考,成功考上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并获得了复旦大学MBA公益奖学金奖励。
被问及为什么要去读MBA,石城川说道“我们项目本身是科技、公益和商业的一个结合体。之前在科技和公益方面比较深入一些,而在商业方面相对薄弱,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系统学习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带领团队走得更快更远。探索商业和公益的结合,通过科技手段为残障群体赋能,是我毕生的使命。我会在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谈到未来,石城川希望在复旦的学习能让自己完成从“好人”到“好人+企业家”的蜕变。“期待两年后的自己既充满了公益情怀,又兼具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的视野和格局。在更远的将来,我希望在带领公司完成上市之后再去读一个博士学位,为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添一珠小水滴。”
点评:
石城川同志11岁时因为意外成为了一名极重度听障人士(听力一级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先后考上了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还从自身经历出发创办了服务听障人士的社会企业音书科技,累计帮助了超过100万听障人士;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者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
推荐词:
郭孔志从自家门前的小道上一直骑到全国赛事的领奖台,用信念跨过了身体残疾的障碍。人生要靠奋斗来得到一切想要的。努力奋斗,做生活的强者。
人物事迹:
郭孔志,男,1996年6月出生时因脑部缺氧造成智力残疾,言语不清,是二级智力残疾人。他身残志坚,在其不断的努力下成长为广东省残疾人自行车队的运动员,并在全国、全省等各类残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自家门前的小道上一直骑到全国赛事的领奖台
郭孔志虽自小残疾,但这并没有妨碍一个小孩子喜欢玩耍的天性。他家门口有一条比较宽直的马路,郭孔志自小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马路上玩耍,郭孔志的父母听说通过骑自行车可以有效提高脑瘫患者的平衡能力,一直鼓励郭孔志学骑自行车。经过多年的锻炼,郭孔志不仅走出了家门,很好地融入了社会,学会了打乒乓球,而且提高了自己骑行自行车的水平。
2016年,省残联到清远英德市挑选运动员的时候,省自行车队教练一眼看中了郭孔志,教练把他叫到跟前询问:“小伙子,你喜欢骑自行车吗?”郭孔志满心喜悦的回答:“我喜欢,骑自行车带给我很多快乐。”后来,教练把他带到东莞省队自行车集训地开始训练。也就是从那时起,郭孔志走上了骑行自行车的道路。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郭孔志那时候年龄小,又在叛逆期,始初时他还觉得训练好玩,但后来他有些就不想去了,觉得那个训练太苦太累了。自行车专业训练的强度非常大,既要练习自行车比赛技巧,又要练习体能。年仅20岁身体又有残疾的郭孔志从未遇到过。
郭孔志父亲说:“自行车训练的强度很大,时间也很长,一年365天,有360天都是在训练。”而且刚开始训练的郭孔志还不适应训练的强度,会有一定的难度,他一度想到了放弃。
教练发现郭孔志当时状态不好专门找到他谈话并鼓励他:“别人和你一样也患有残疾,他们可以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你所付出的,一定会有收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选择放弃。”在教练的教导下,他放松了心情。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训练,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练就自己骑自行车的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意。
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次谈及此段经历,郭孔志总笑呵呵的回答,想到教练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渴望,训练即使很艰苦,身体经常快要到达极限了,最终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父母的关爱,也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我想我也只有骑出好成绩才能够回报他们。”下定决心的郭孔志明白,要想取得好成绩,就意味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在后来的训练中,他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刻苦。
2016年6月,教练组把队员拉到了云南高原地区,让郭孔志等队员接受高原环境下的超强训练,使郭孔志骑自行车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郭孔志跟教练说:“相信我,我能够坚持下来,什么困难我都能够坚持的了。”云南之行结束后郭孔志激动地说,摔倒了爬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摔倒了爬起来能够继续前行,才是真正的强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孔志凭着一股执着劲头,获得了回报和收获。2017年8月,他代表广东省队参加在青海省海晏县举行的2017年全国残疾人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暨第五届环青海湖残疾人公路自行车赛男子T2组个人赛项目,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2018年7月15日,在深圳龙岗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比赛中,郭孔志参加了三轮车组公路计时赛和大组赛,勇夺两块银牌。2021年4月25日、26日,在深圳市龙岗区举办的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男子T2级10公里个人计时赛、T2级25公里公路大组赛郭孔志勇夺冠军喜获两枚金牌。从此他走上了职业运动员之路,是自行车赛道上的一员悍将。
点评:
郭孔志从害怕困难到坚定信心,从自家门前的小道一直骑到全国赛事的领奖台,期间他酒下无数的汗水,用坚定的信念跨过了身体残疾的障碍,英勇夺得金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2022年度助残新闻人物
广东候选人
(上下滑动查看)
张倩昕,女,现任广东省盲人协会秘书长,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荔湾区盲协主席。
张倩昕刚出生就患有严重的视力残疾,但她坚持学习、专注助残,将自己从受助者转变成助残者。她热心公益,努力推动助残事业专业化发展。从2010年开始做义工,志愿服务时数超过5000小时,为盲人朋友排忧解难,成为盲人朋友的知心人。曾获中国好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她创办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专门为残障人士服务。“有了党组织,社会组织才有依靠,党员才有家,社工才更有凝聚力。党组织就像火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作为一名社会服务机构党支部书记,张倩昕积极创新“党建+公益”模式,引导党员群众关注残疾人群体,理解残疾人需求,共同照亮残疾人无障碍生活之路,穿越广州的大街小巷帮助了600多个视障家庭实现智能语音无障碍改造。推动中心党支部与相关机团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广州地铁、中山眼科医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党组织开展助残服务能力培训,开拓医疗—社会联动康复模式,直接服务视障人群超过2000人次。
2016年融爱中心成立以来,从教育支持到就业辅导,从社会康复到无障碍生活,全面支持残疾人回归社会,她带领团队累计直接服务超过7000人次,张倩昕也从一个需要社会帮助的残疾人成长为一位专注于助残领域的服务者,她一直以微光照亮残疾人群的生活,以信念践行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上下滑动查看)
王靖豪,1993年7月17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自大学本科毕业后,王靖豪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于2018年8月进入南方都市报珠中江新闻部担任记者工作至今。
身为记者,王靖豪一直以来坚守岗位,为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与残疾人事业发展鼓与呼,体现出较高的专业能力与卓越的责任心。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王靖豪牵头开展的“珠海市无障碍环境调研”项目,不仅以媒体监督的力量,敦促职能部门解决无障碍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还积极发挥媒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际推进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工作,产生巨大社会效益。
在此过程中,王靖豪通过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创新调研手段,为政府部门、学校等单位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为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增添了新力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残联
转载请注明:微信点赞 » 为广东选手打call!你的投票很重要